2023/4/1

        K 區地下街商場暨停車場場地已決標予東森得易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森公司),並於112年2月20日辦理簽約事宜,前經營廠商(誠品生活股份有限公司)於112年3月31日將場地點還市場處並同日辦理場地點交予東森公司。        市場處依契約約定辦理現有場地、設施設備之現況點交作業。另當日點交作業已於設施設備清冊註記現況及釐清維管權責。惟東森公司拒絕點收B1商場場地,僅願點收K 區地下街B2停車場場地。        市場處後續將函請東森公司依契約第8條、第12條及26條履行場地點交、維護設施設備及場地營運責任。另市場處亦指派保全對K區地下街B1公共空間及通道進行場地安全維護,以提供市民通行便利空間。

2023/3/31

為協助蕉農分散經營風險,農委會從109年開始試辦香蕉收入保險,保障範圍涵蓋香蕉價跌及量減,112年度香蕉收入保險原訂於112年3月31日截止銷售,為使部分因農忙尚未投保之蕉農能獲得本保險保障,農委會將投保期限延長至5月12日止,請農民把握時效,踴躍投保,詳情可向當地農會洽詢。   農委會表示,香蕉係臺灣主要果品之一,蕉農面對風險除天災事故外,價格受市場供需影響波動大,為協助蕉農分散經營風險,自109年起開辦香蕉收入保險,提供農民價格下跌、產量減損造成收入減少之保障。112年度更新增屏東縣潮州鎮等16個鄉(鎮、區)試辦地區,目前試辦地區共計13縣市、100家農會、130個鄉(鎮、市、區)參與,並賡續補助二分之一保費;另針對投保香蕉田區具產銷履歷、有機驗證或同一要保人總投保面積達3公頃以上之蕉農,提高保險費補助比率至60%,部分縣市政府也有加碼補助,減輕農民負擔,希望更多農民參加香蕉收入保險。   農委會進一步說明,為貼近農民需求,110年起陸續放寬投保資格,簡化投保措施,如修正放寬「混種、間作不得投保」規定,蕉農種植密度符合當地慣行栽培常態(平地種植株數8成、山坡地7成以上)即可,以及免除實耕者投保所需檢附租約等佐證文件,僅需明確填寫地號、地段及投保面積等即完成投保,並責成財團法人農業保險基金建置投保資訊系統,加速投保理賠作業進行,以便利農民投保。   農委會指出,109年度因下半年蕉價相對較低、110年度因上半年受乾旱及8月西南氣流豪雨等災害影響部分地區單位面積產量減少,連續2年出險理賠均逾600萬元,給予受災蕉農朋友實質上的保障。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日趨嚴重,農業經營風險相對提高,面臨的災害型態多元,期藉由保險機制,降低災害損失及維持穩定收益,並分散經營風險。截至112年2月底止,已開發27種品項、42張保單,呼籲農民朋友踴躍投保農業保險,強化災變因應能力,保障營農收入,共同打造安心的從農環境。

2023/3/31

「2023高雄智慧城市展」於今(30)日至4月1日在高雄展覽館盛大展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連續2年受高雄市政府邀請,今(112)年特別設置「農業數位轉型館」,以「雲端科技,農業革新」,展示農業經營者導入農業數位工具的實例成果,分享雲端科技應用於農業產銷鏈之嶄新面貌。 數位工具的好雖然廣為人知,不過複雜的農產業結構與多如繁星的工具選擇往往讓小農卻步。為了讓小微型農業經營者於資源不足又沒有經驗的前提下跨出數位化第一步,農委會於110年起建構「雲市集-農業館」,嚴選121家資服業者涵蓋8大類超過300項雲端SaaS解決方案供選購應用,搭配農委會所屬各試驗改良場所與農業科技研究院專屬輔導機制,藉由農業數位基盤星點計畫補助(申請網址:https://agdigi.atri.org.tw/Home/Resources?tab=pills-b),提供小農們從農業數位生產、內部進銷存到行銷管理等,無痛快速導入工具提升數位化程度,強化經營效能,從基盤星點擴散數位能量。 農委會表示,110年起已累計超過1,000案之農業經營者實際選購雲端服務,本次「農業數位轉型館」特別邀請在雲市集-農業館廣受好評之6家資訊服務業者,以及成功導入數位服務的18位小微型農業經營者,從專案成效、數位生產、科技管理到精準行銷,多元呈現數位工具所帶動之助益。本次參加展出的臺中市青農表示:自從導入溫溼度與病蟲害即時監測系統後,可提前進行預防措施以減少農作損失;而臺南市的養殖青年則在收成後加工階段,運用雲端進銷存系統,讓水產多元的品項管理變得容易;另外桃園市稻農則將數位工具應用到客戶關係管理,利用聊天機器人大幅減輕客服人力的負擔。 農委會強調,本次展出內容精采可期,資源不足又沒有經驗的小微型農業經營者可以嘗試新形態的農業經營模式,歡迎有興趣或還沒跨出第一步之農產業者一同加入,跟著農業數位轉型浪潮一同順流前進,提升產業價值。

2023/3/31

有關外界關心雞蛋、雞肉和豬肉等農漁畜產品價格和供應狀況,農委會對此強調,農漁畜產品共有超過兩百多項,農委會持續透過國內生產、冷鏈庫存和進口等措施,確保農漁畜產品供應、滿足國人營養需求、維護糧食安全;同時確保農民收益,讓消費者以合理價格購買農畜產品。 農委會指出,近2年受到新冠疫情、氣候變遷、烏俄戰爭等影響全球糧食供需,帶動飼料玉米進口成本上升,對國內畜牧業受輸入型通膨影響甚鉅,也造成消費端價格上漲。為使兩百多項農漁畜產品供應量穩定,已啟動相關監控及調節作為,包含雞蛋專案進口、相關品項進口和庫存調節、節後增加休市並請大養豬戶增加供應、建立滾動倉儲與預警機制、原物料進口供應國內生產所需等,以確保國人優質農漁畜產品之供應及滿足營養所需。 農委會表示,為確保農民維持合理利潤,持續投入生產,並兼顧消費者感受,維持國內基本糧食供應量充足,關鍵原物料(黃豆、玉米、小麥等3項貨品)已持續免徵進口營業稅延長至6月底,藉此紓緩原物料進口壓力,國內飼料業者亦以持平飼料價格或降低漲幅等予以反映,維穩國內飼料供應。 農委會指出,為充分供應國人雞蛋消費需求,農委會已從本月起實施專案進口雞蛋到今年底,3月底前進口約700萬顆雞蛋,並向國內加工業者調度280萬顆,總計近1,000萬顆雞蛋,於3月29日起陸續供應各通路需求,提供消費者採購。未來持續辦理進口,自4月起每月進口量可達3,000萬顆以上,配合國內生產逐漸穩定,預期雞蛋的供給與需求可逐漸平穩。 針對豬肉部分,農委會表示,國內養豬產面臨豬舍陸續更新改建、仔豬育成率下降及飼料成本仍高等因素,去(111)年底在養豬頭數為531萬頭較前期同期少,整體供應預計較前期減少約4%,農委會持續加強滾動調度,目前業協調台糖公司本月增供豬隻,並進行庫存及進口調節機制,以因應後續民生需求。 農委會說明,面對即將迎來的端午節節慶,為充分供應民間包粽與應節蔬菜之需求,農委會於節前即積極監控糯米、豬肉、鴨蛋、香菇、花生仁等農產品庫存量與批發價格狀況,並輔導各類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供需調配機制,充分供應民眾需求,請消費者安心並多加採購國內優質農漁畜產品。

2023/3/31

針對泰國進口雞蛋銷售價格每盒68元是否合理一節,農委會特別說明,目前泰國當地雞蛋市場行情價格因未洗選與洗選差別,每顆約3至5元,出口雞蛋的規格與等級不同於其國內販售之蛋品且必須符合輸入國相關規定。目前採購泰國進口抵臺雞蛋到港價格每顆約4至5.1元,經報關提關繳納30%關稅後,運送至洗選場洗選、包裝及物流整備,該出貨成本每顆約5.2元至6.6元,目前各通路上架販售為合理定價。   農委會表示,進口雞蛋採購成本結構包括進口國雞蛋行情價格、包裝及裝櫃、檢驗與檢疫證明申請、運輸(含保險)、航運、報關(應繳關稅30%)等費用。進口雞蛋輸入至臺灣,經報關完稅、衛生安全與檢疫檢查等程序後,調配運送給洗選業者洗選分級、包裝標示後,才再配送供應超市、超商及量販店等通路以牌價販售給消費者。   農委會指出,泰國進口雞蛋輸入程序,進口雞蛋之來源畜牧場需取得泰國政府官方核准出口生產場證明文件,且須通過蛋品衛生安全檢驗(檢驗項目包括抗生素、重金屬、病原性微生物、芬普尼等),始得將雞蛋運送至泰方核准指定之出口生產包裝場進行包裝,再運送至輸出港口及進口國主管機關開立衛生及檢疫證明文件後,方能透過空運或海運輸入臺灣,其雞蛋和當地一般銷售雞蛋成本結構不同。   該會呼籲,進口雞蛋已於3月29日起陸續配送各通路,銷售情形良好,4、5月將持續進口,雞蛋是生鮮產品,保存期限有限,請消費者不用搶購囤積雞蛋。

2023/3/30

為充分供應國人雞蛋消費需求,行政院農委會自3月起專案進口雞蛋,3月底前進口約700萬顆雞蛋,並向國內加工業者調度280萬顆,總計近1000萬顆雞蛋,於3月29日起陸續供應各通路需求,提供消費者採購。 農委會表示,為補足國內雞蛋缺口,已辦理專案進口雞蛋(包括生鮮殼蛋、液蛋及水煮蛋),除原開放之美國、日本及澳洲三國外,另專案開放菲律賓、巴西、土耳其、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國雞蛋進口,同時鼓勵及協助國內業者自行辦理進口,以補足國內加工與消費缺口。該會說明,進口雞蛋除需符合來源場在28天以上未發生高病原性禽流感及來源國未施打禽流感疫苗等規範外,亦須符合相關食品衛生安全檢驗規定。 農委會指出,近期進口雞蛋將調度給洗選業者洗選分級及包裝標示後,以超市、超商及量販店等通路供應配送,以牌價販售給消費者。該會表示,進口雞蛋已陸續運送到各洗選廠作業,將於3月29日起,先配送至缺蛋最嚴重的區域上架,例如雙北地區,並於4月1日起,擴大到全臺主要消費地區,讓消費者都能買得到牌價蛋。該會另指出,兼顧雜糧行、餐飲業等通路需求,已向加工業者調度280萬顆雞蛋,供應傳統通路,滿足國人需求。 農委會強調,未來持續辦理進口,自4月起每月進口量可達3,000萬顆以上,配合國內生產逐漸穩定,預期雞蛋的供給與需求可逐漸平穩。

2023/3/2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今(111/112)年期鳳梨收穫面積7,185公頃,產量預估37萬9,425公噸較去年38萬2,951公噸略減少1%,主要產區包括高屏、嘉南及南投產區,由南至北採收,目前高屏為主要產區,採收約4成,由於去年2、3月價格好,農友今年期利用催花將採收期提早至2-4月,採收量集中2-4月,產地價格仍維持每公斤約18元,惟今年早春偏寒,2月底前採收鳳梨,品質較不穩定,致部分果實有寒害現象,加上輸日鳳梨在低溫(12-15C)運輸下,難免有少數果實內部褐化(黑心),就是典型寒害徵狀,部分進口商為降低進口損耗,會以優惠成本價格促銷或儘速截切販售,該會已要求外銷鳳梨在日本通路零售價每公斤不得低於300日圓(含稅),倘有發現品質不佳或低價競售情形,不提供海外拓銷獎勵,以維護臺灣鳳梨國際形象。   農委會進一步指出,3月份起南部鳳梨產區天氣回暖,品質穩定,外銷量能逐漸回穩,依據日本網路搜尋2月份臺灣鳳梨正面評價有88%、負面12%,3月份正面評價有99%、負面僅1%,可見臺灣鳳梨仍獲得日本消費者喜愛,致截至3月26日,臺灣鳳梨已外銷6,359公噸,其中輸日約占9成,將近5,700公噸,每週並以千公噸持續輸出,期達到今年2萬公噸出口目標。有關媒體刊載「鳳梨苦戰! 銷日訂單不樂觀,燻蒸褐心又重演,內銷壓力山大,價格直直落」爰該會特此澄清尚屬商業個案,籲請媒體勿以偏概全。 盛產期推出企業團購、加工加碼   農委會表示,4月上旬起嘉南產區也將逐漸邁入採收期,將達到今年鳳梨產量高峰,該會推動內銷行動方案,除持續辦理全國性行銷展售、農產品市集、超市量販店聯合擴大行銷、鼓勵國軍副食、監所團膳、農會超市採購外,將推出最具號召力企業團購,由該會國內精選鳳梨團體菁英班提供果心可食用、纖維細及具產銷履歷鳳梨,必能擄獲消費者心。另該會指出,推動多元加工行動方案措施,輔導加工廠以每公斤8元(含)以上向產地供應單位收購,產製鳳梨酥、鳳梨乾、果泥及鳳梨酒(醋)等多元加工製品,迄今已收購達2,073公噸,在4月盛產期間加碼補助,以協助業者及衛星工廠提升處理與貯存量能。該會呼籲消費者,目前正值鳳梨產期,品質優、滋味好,消費者可多多享用營養豐富、質優味美的臺灣鳳梨!!

2023/3/24

有關媒體報導「無米樂樂不了!光電場噬後壁,百座足球場大」造成農地遭濫用及糧食危機之新聞,農委會澄清,臺南市後壁區為優良農地,亦為水稻重要產區,並無大面積開發設置太陽光電之情形,也不同意優良農地變更設置太陽光電。 特定農業區不得變更設置太陽光電並強化審查流程 農委會表示,農業發展條例第10條明定,農業用地變更為非農業使用時,應以不影響農業生產環境之完整為前提,農委會已於109年7月修正「農業主管機關同意農業用地變更使用審查作業要點」,限制特定農業區及養殖漁業生產區,無論面積大小,均不得變更設置太陽光電;對於2公頃以下之農業用地,亦不同意變更;此外,強化審查流程,對於2至30公頃屬地方開發審議案件,應徵得中央農業主管機關審查同意,嚴格審查。針對媒體報導有業者於後壁區開發設置太陽光電,農委會將督導臺南市政府依規定加強審查作業,以維護農地資源及生產環境完整。 農業為本、綠能加值、共創雙贏 農委會再次強調,配合國家再生能源政策之推動,農業綠能發展一定是在不影響農漁民權益、農漁業發展及生態棲地環境的前提下,以「農業為本、綠能加值」為主軸,優先推動屋頂型太陽光電(畜禽舍、農糧製儲銷設施),再逐步發展地面型漁電共生。基於農地仍應提供農產業發展為主,對於農地變更設置太陽光電使用之案件,仍會嚴格審查,真正落實農業綠能共榮發展之目標。

2023/3/24

蔡英文總統21日上午接見第三屆農村領航獎得獎者,肯定得獎者是推動農村再生的農村英雄及舵手,在臺灣各個角落長期耕耘社區,不但翻轉農村,同時領航農村永續前行,不論老中青,都為臺灣農村奠定穩固的基礎及未來的希望。對於臺灣農村各方面的貢獻功不可沒,未來也扮演著農村永續發展的關鍵角色。 農村領航全方位引領農村再生   隨著農村再生計畫的推展,為了促進農村永續發展及農村活化再生、表揚對農村社區發展貢獻卓越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104年起舉辦「農村領航獎」。今年全國共253位農村夥伴角逐第三屆農村領航獎,競爭相當激烈,脫穎而出的30位得獎者橫跨老、中、青三代,來自各行各業,每一個角色都盡其所能發揮自身力量、發光發亮,是農村最重要的力量。   總統府特別安排3月21日(星期二)進行接見,由農委會陳添壽副主任委員與水土保持局李鎮洋局長帶領這30位農村英雄前進總統府,接受總統接見之榮譽。總統除感謝農村英雄們對於臺灣農村的貢獻,也看到年輕人的活力,為農村注入新血,積極投入公共事務,引領農村向前航行,是推動農村發展的英雄,對於農村認真付出的夥伴,總統給予最高肯定,也期許未來有更多的英雄們能秉持對家鄉農村的熱忱與專業,將30個人轉換成3千個、3萬個人的力量,為臺灣農村帶來全新動能。 領航農村開拓國際新視界   「農村領航獎」選拔包括農村生產、生活及生態三大面向具體貢獻,此外,本屆並將社會影響力、創造共好的效益以及未來延續性等,納入指標進行評選,強調透過前瞻性的領航規劃,促進農村永續發展。今年30位得獎者將前往日本農村,就青年回留農村、農村長者照顧、新世代農業傳承、創新重塑地方價值、里山倡議等議題體驗學習,深化國際視野,希望透過這次交流學習,除了分享臺灣的經驗,也帶回日本的成功經驗,讓臺灣農村再成長,並持續培育農村人才。

2023/3/2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提高國產雜糧自給率,降低進口依賴,自105年推動大糧倉計畫,輔導產業建構從生產面到消費端之完整產銷產業鏈,其中大豆就是一個成功例子,由於國產大豆具有非基改、新鮮、低碳足跡及高蛋白質等優質特色,該會結合產官學能量,推出黑豆米漢堡、豆奶霜淇淋產品供不應求,大豆種植面積已由104年1,652公頃、2,725公噸,增加至111年4,100公頃、5,525公噸,分別增加148%(面積)、103%(產量),預計115年面積可達1萬公頃,可提供2.5萬公噸,以國內每年食用大豆需求25萬噸估算,國產大豆占比可達1成以上。並責成在111年成立大豆產業策略聯盟穩進推動,達成目標。 多元國產大豆加工產品 直接上市   農委會說明,國產大豆推動成功祕訣,在於直接輔導食品及通路業者 (全聯、楓康超市及農會超市、MOS漢堡、無印良品等)合作開發新產品,就可在該等通路直接販售,例如黑豆米漢堡、黑豆米菓、豆奶紅茶、履歷豆奶、豆奶拿鐵、豆奶霜淇淋、豆皮、產銷履歷白玉豆干、火山泥豆腐、味噌、黑豆水等。該會更進一步與台灣最夯手搖飲業者合作採用國產豆奶原料開發各式豆奶茶飲。並成功說服以往大都以進口豆製作豆奶業者,111年採購國產大豆875公噸製成豆奶,供應3,000萬瓶國產豆奶(每瓶約170-200cc)。   該會除拓展國內多元通路外,更輔導拓展國外市場,已成功銷售台灣豆奶到日本Kaldi咖樂迪商店、神戶物產商業超市等大型通路,去(111)年供貨80萬瓶(330cc),預計今年將再擴大供貨至100萬瓶及拓展新加坡市場。 食農教育扎根   農委會說明,為推動大豆食農教育,讓國產可溯源產銷履歷大豆「優質、新鮮、安心」的食農觀念深耕國人生活,辦理大豆食農種子講師培訓,辦理國中小學雜糧大豆小學堂及營養師教學課程,帶領高職農校學生進入產地見學。同時建置食農教育網站、編印大豆童書繪本、大豆旅遊專書、大豆桌遊等文宣品加強推廣,另評選國產雜糧十大體驗路線,吸引遊客進入大豆產地認識與消費。   農委會將持續輔導建置大豆集團產區及大豆產業策略聯盟運作,完善農產品產銷鏈結模式,加強與農友契作生產,從產銷履歷生產到多元加工產品以及行銷通路及食農教育等建構完整產業鏈,逐年提升國產大豆量能及消費量,穩定大豆產銷平衡,請民眾多多支持與選購國產大豆及相關產品。

2023/3/24

財政部依「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辦理普發現金作業,發放方式採「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直接入帳」及「特定偏鄉造冊發放」等5種方式,65歲以上領有老農津貼、農民退休儲金之農漁民,免經登記直接入帳,一般農漁民可利用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方式領取,相關訊息可至6000官網(https://6000.gov.tw)查詢或撥打普發現金1988免付費客服專線。 農委會強調,全民共享普發現金6,000元財政部已於22日起開放官網線上登記,為加速普發現金之發放作業並顧及部分民眾不便領取,政府針對目前已領取老農津貼或農民退休儲金的老年農漁民,透過現有的撥款管道,直接將普發現金6,000元匯入帳戶,免再上網登記! 農委會表示,一般農、漁民朋友可選擇「登記入帳」、「ATM領現」及「郵局領現」等方式領取普發現金,提醒選擇「ATM領現」管道領取普發現金的農漁民,除持一般金融機構之提款卡外,亦可持農會或漁會信用部開立帳戶之提款卡,至12家指定金融機構及中華郵政公司設置的ATM機台領取普發現金,跨行領取不會收取手續費。至郵局領現則須於郵局儲匯櫃台營業時段領取。另屏東縣獅子鄉、花蓮縣萬榮鄉、臺東縣金峰鄉之農、漁民朋友,3月20日至25日可至當地派出所登記。 農委會提醒,為讓民眾即時取得普發現金正確資訊,避免遭詐騙,財政部已建置「全民共享普發現金」宣導網站(https://pro.6000.gov.tw/)及免付費客服專線「1988」,歡迎民眾多加利用。如遇可疑網站或訊息,請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至宣導網站檢舉。

2023/3/23

臺灣農業旅遊近年來風靡亞洲,已成為東南亞旅遊市場上的臺灣必遊行程,為開拓東北亞日本市場,2022年特別邀請創作才女黃小玫親臨農場體驗並量身創作日文歌曲《嗨.你好!》及拍攝影片,以茶園、花卉、水果、漁業、美食、農廚體驗等農遊主題,運用明亮多彩的農場景致、活潑生動的農遊體驗及巴薩諾瓦風的歡快節奏,讓臺灣農遊豐富多元風貌及有趣歡樂氛圍,透過歌曲影片傳遞給遊客。在2023年3月16日更獲得「日本國際觀光影像節」亞洲組優秀賞(銀獎)的肯定,消息傳來令農遊業者振奮不已,更期待吸引國人及更多日本好朋友一起來臺農遊! 精通中、日、英的音樂影像創作才女黃小玫,以日文創作多首臺灣各地音樂影片,大力推介臺灣觀光、景點美食與各地風光,曲風明快、畫面豐富多采的風格,深獲臺日網友粉絲肯定讚賞。此次由農委會輔導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邀請黃小玫創作的日文推廣農遊影片《嗨.你好!》於2022年夏天攝製,帶領黃小玫到北中南的農場走了一遍,與農場老闆們聊天,體驗了一番農遊樂趣後,才動筆寫下YA-HO! LI-HO!《嗨.你好!》這首輕快又琅琅上口的臺灣農遊歌曲。YA-HO是日本人紓壓吶喊的語句,LI-HO(你好)是臺灣人日常的問候語,兩句最平易近人的語句點出了悠閒生活、貼近農村的農遊精神。在影片中以臺灣茶園、花卉、果園、漁業等主題景觀,呈現臺灣農遊多元精采的風貌,更加入臺灣暖暖的人情味及好吃好玩的農遊元素,期待日本遊客的到訪。 日本國際觀光影像節(JWTFF,Japan Worlds Tourism Film Festival)是國際旅遊電影節協會(CIFFT)所選拔全球代表旅遊影展之一。本屆日本國際觀光影像節,吸引全球共1,286支觀光影片角逐國際組及亞洲組獎項。國際影像獎共34支影片入圍,亞洲影像獎共11支影片入圍,黃小玫創作之臺灣農遊歌曲《嗨.你好!》獲得「亞洲組優秀賞(銀獎)」,讓臺灣農遊有機會在國際舞台曝光宣傳!《嗨.你好!》影片可上https://www.youtube.com/@gogo-taiwanfarm觀看及按讚喔! 透過得獎影片將在疫後展開全新的臺灣農遊推廣,歡迎日本及全球遊客的前來體驗!為鼓勵國人及國際遊客前來臺灣進行農業旅遊,農委會也在2023年3月開始啟動「農業旅遊獎勵方案」,針對國內平日團體遊客獎勵每人新臺幣200元,也特別針對國際遊客祭出獎勵,凡是來臺灣指定的農業體驗點進行體驗遊訪,都可由臺灣的地接旅行社申請農遊獎勵金,分別有農業體驗類每人新臺幣250元及農場住宿類每人新臺幣500元獎勵兩項;並針對自由行國際遊客也有「農村廚房」的超優惠專案,相關訊息詳情請洽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電話:03-9381269分機16、27)查詢申請。

2023/3/21

受到COVID-19疫情、烏俄戰爭等衝擊,造成國際糧食供應短缺及原物料價格上漲,面對物價漲幅與經濟壓力,農委會為了支持農民生產之農產品、結合食農教育推廣臺灣農畜產品給消費者,並符合聯合國SDGs零飢餓的目標,因此於111年以既有預算試辦幸福餐盒,以支持在地農業,並照顧農村弱勢族群,由於試辦後民眾反應熱烈,農委會決定於112年繼續辦理。   農委會於今年3月20日起媒合喜憨兒基金會、糕菲庇護工場、勝利廚房等11家製作販售60元幸福餐盒,每週販售1,000份,並結合全聯福利中心(台北市30-40間門市)及家樂福量販店(雙北30家)販售,之後全國各地全聯福利中心及家樂福量販店也將陸續加入開賣,各販售8,000份,所有地點共販售17,000份,預計4月後將正式上路並擴大辦理。   農委會表示,112年的60元幸福餐盒食材以國產畜漁產品為主菜、時令蔬菜為配菜,期讓民眾透過食的體驗,了解更多優質國產品,透過支持在地生產目標,確保獲得安全、營養和充足的食物。   農委會指出,農委會此次疫後特別預算中的農村送暖計畫,編列幸福餐盒和幸福餐食預算,待預算通過後會再擴大辦理,除了幸福餐盒外,將提供免費公益幸福餐食100萬份,公益幸福餐食需透過公開透明之幸福食材網登記,讓全國各縣市符合條件之立案團體申請,同時也會主動聯絡有需求之團體,提供申請公益幸福餐食之資訊與方法。   農委會強調,幸福餐盒是為了減輕國人負擔、推廣國產農產品,讓消費者透過國產食材補充營養、認識在地食材,未來也期許更多團體和企業響應投入幸福餐盒與幸福餐食的推動,讓更多有需要的國人與弱勢族群在食物與營養方面充分獲得照顧。

2023/3/21

受2-3月乾旱影響,造成農業災情,經本會農糧署彙整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查報資料(至3月20日17時止),農業產物估計損失計3,077萬元,說明如下: 一、縣市受損情形: 以高雄市損失1,558萬元(占51%)、南投縣損失1,036萬元(占34%)及嘉義縣損失483萬元(占16%)較為嚴重。   單位:千元   合計 農林漁牧業產物損失 民間設施 損失 小計 農產 畜產 漁產 林產 總計 30,773 30,773 30,773 - - - - 高雄市 15,579 15,579 15,579 - - - - 南投縣 10,364 10,364 10,364 - - - - 嘉義縣 4,830 4,830 4,830 - - - - 二、農產損失: (一)估計損失金額3,077萬元,農作物被害面積813公頃,損害程度24%,換算無收穫面積199公頃,受損作物主要為茶,被害面積342公頃,損害程度13%,換算無收穫面積45公頃,損失金額1,310萬元,其次為梅、竹筍、桃及李等。 (二)前五大受損農作物: 被害項目 被害面積 被害程度 換算無收穫面積 損失金額 (公頃) (%) (公頃) (千元) 茶 342 13 45 13,096 梅 302 35 107 8,758 竹筍 100 30 30 4,830 桃 14 30 4 1,533 李 20 30 6 924 三、本災情報告資料持續彙整更新中。 附件:112年2-3 月乾旱農業災情報告(https://www.coa.gov.tw/files/news/8991/A01_1.pdf);

2023/3/20

       近期中南部地區因氣候穩定,高麗菜生長情形良好,供應量充沛,全省各果菜批發市場之高麗菜供應量持續增加,批發價格下跌,本市批發市場大宗高麗菜品項之均價至昨(19)日已達連續8日低於10元/公斤。       為維護農民生計,臺北市政府發動員工團購,以合理價格採購新鮮高麗菜,同時請臺北農產公司依購貯蔬菜調節供應緩和價格波動計畫啟動盛產蔬菜促銷措施,於3月21至26日在本市全聯超市辦理高麗菜每顆25元之促銷活動。       臺北市政府及臺北農產公司將持續與中央農政單位保持密切聯繫,隨時掌握各縣市蔬菜產地生長狀況,以維護農民生計。

資料來源 © 行政院農委會